反思我們平時的教學,會發現同樣的學生,對不同的教師表現出不同的態度,同樣的內容,不同的教師講,課堂效果也不同。這值得我們深思。教師怎樣做才能上好一堂課,讓學生喜歡自己的課呢?
第一、充分備課——一堂好課的之根本。
備課是一個再創造的過程,此間,教師不但要備教材,對教材深入加工;還要備學生,從學生的實際出發,了解他們已有的知識儲備,努力尋找能夠激發他們學習興趣的切入點;備設問,現場會是什么樣的情況,提出問題學生反映會如何;備語言,馬卡連柯說過這樣一句話:“同樣的教學方法,因為語言不同,效果就可能相差20倍。”教師應做到語音標準,用詞恰當,表達連貫,清楚準確,精練簡潔,形象生動。使課堂有精、氣、神;同時老師還要備心境,教學心境決定課堂氣氛,應提前五分鐘前來上課,心里做好上課的準備;其次,教師還要具備基本的社會知識和生活常識,有相關學科領域的知識儲備,并能靈活地把各知識點聯系起來。做教師不打無準備的仗,知己知彼,才能百戰不殆,萬事具備,才能充分發揮出教師的主導作用。
第二、靈活授課——營造寬松的學習環境。
以學生為主體,調動學生積極性。在教學中尊重孩子的不同興趣愛好,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現形式,使他們形成自己不同的風格,不強求一律。有意識地以學生為主體,教師為主導,通過各種游戲、比賽等教學手段,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及學習積極性。
及時發現孩子的閃光點給予表揚,鼓勵孩子做的更好。例如對于比較內秀,上課不愛回答問題的孩子,只要他主動舉手回答問題,我就表揚他很勇敢,相信他可以做的更好,這樣可以營造寬松的課堂學習環境,形成學生自主學習、積極互動參與、探究的課堂教學模式,激發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主動性。于是學生會越來越喜歡上課,在課堂上也越來越活躍,相應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。
第三、因材施教——發現問題,解決問題。
在課堂教學、檢測輔導時,發揮優秀學生優勢,做好后進生轉化工作。對于后進生,我總是給予特殊的照顧,首先是課堂上多提問,多巡視,多輔導。然后是在課堂上對他們的點滴進步給予大力的表揚,樹立起他們的信心和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。同時發動班上的優生自愿當后進生們的輔導老師,令我欣慰的是優生們表現出非常的踴躍,他們不想看到班里的任何一名同學掉隊。我讓前十名同學和后十名同學結成對子,中間的同學自由結組,利用課堂練習的時間一對一輔導,針對本堂課的重點、難點或不會的地方認真講解。小老師們確實是非常盡責,在給別人講的同時自己對知識的理解更扎實,而學生時刻有個小老師在身旁指點,學起來也非常起勁。這樣雙方都有很大收獲,全班都有進步,有的進步非?。
第四、充滿激情——感染學生Www.Adminn.Cn。
正如贊可夫所說的:“如果教師本身‘燃燒著對知識的渴望’,學生就會‘迷戀’于獲取知識。”教師教學中自然流露的激情、廣博的知識和精湛的授課技巧都能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,形成師生之間情感的交融。這種情感的互動能激發學生的潛能和創造力,使學生學習興趣得以鞏固和持久促進其學業的發展。
總之,如果教師能夠深入學生的內心,體驗學生當時所產生的感情;能使課堂成為教學內容與學習主體之間的一座橋梁;能夠尊重和信任學生,擺正學生的主體地位;能夠把課堂還原給學生,使學生都各得其所的發展,學生自然就喜歡上課了。
隨機閱讀
- [教育理論] 新形勢下的創新教育
- [教育理論] 把課堂還給學生 讓學生做
- [教育理論] 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
- [教育理論] 簡論如何提高農村初中生的
- [教育理論] 培養學生主動探索學習能力
- [教育理論] 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能力
- [教育理論]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分析
- [教育理論] 培養情趣創建高效課堂
- [教育理論] 讓學生把握學習的主動權
- [教育理論] 對青少年進行科技教育必須
熱榜閱讀
本周TOP10
- [教育理論] 淺談教師在教學中的魅力
- [教育理論] 打開農村小學生心靈天窗的
- [教育理論] 淺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
- [教育理論] 如何處理教師教學與學生學
- [教育理論] 讓幽默伴隨課堂
- [教育理論] 農村家庭教育現狀及對策
- [教育理論] 追問,一種有效理答行為
- [教育理論] 談新時期職業技術學校的人
- [教育理論] 加強統計職業道德建設 提
- [教育理論] 試論語文課程與教學的創新
- [教育理論] 讓生活的靈光在課堂中綻放
- [教育理論] 適當運用賞識教育,激發學
- [教育理論] 家校結合 共育生態教育
- [教育理論] 注意習慣培養 提高綜合素
- [教育理論] 運用“五大策略” 成就高
- [教育理論] 教師要做“牧者”不要做“